重踏寿皇殿-北京市少年宫国际象棋班成立六十周年纪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重踏寿皇殿-北京市少年宫国际象棋班成立六十周年纪念

 

重踏寿皇殿-北京市少年宫国际象棋班成立六十周年纪念



六十载如歌岁月,一甲子春华秋实,为纪念国际象棋班成立六十周年,传承薪火,同谋发展,北京市老年国际象棋委员会组织策划原少年宫国际象棋班老学员“参观北京少年宫旧址活动”,并邀请北京市老年国际象棋会新老学员参加。


2019年8月16日,经过前一夜雨水的洗涤,北京迎来入秋后清爽天气。秋日的蓝天白云映衬着红墙琉璃瓦,几棵老树的枝丫伸向高远的天空,老北京城独有的韵味迎面而来。


上午9点半许,大家陆续齐聚寿皇殿门前,其中就有当年在少年宫国际象棋班担任校外辅导员的徐家亮先生,以及当年的学员恽壮、张连成、贾惠泉、葛肖雄、罗运纬、罗运紘、祖凤玉、刘明山、姚振章、李怀俊、柳燕生、刘明山、杨菊芳等13位老学员。


徐家亮老师今年88岁,是我国著名的国际象棋理论家、国际象棋泰斗级人物。1958年,获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冠军,1959年起担任北京市少年宫国际象棋校外辅导员。1978年,调到国家体委所属的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被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授予国际裁判称号,成为我国国际象棋国际裁判第一人。1984年与故事大王孙敬修等12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校外辅导员。1985年荣获国际象棋大师称号。目前是北京市老年国际象棋委员会会长。六十多年来徐家亮先生为北京市培养出一大批国际象棋高级教练员和国家级裁判员,其辅导过的学员已成为我国国际象棋传播、发展的主力军。


景山公园“寿皇殿”在明代时被叫做“奉先殿”、“影堂”,到清乾隆时期,决定改建寿皇殿,并规定作为奉祀“神御”的殿堂,专门供奉祖先的影像、绣像。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在万岁山北,中轴线上重新建起了一座富丽堂皇的九楹寿皇殿。 寿皇殿门前是三个牌楼,走进寿皇门,东西两侧是配殿,在历史上都是存放祭祀典礼之所,配殿里还有乾隆重修寿皇殿的碑记。
  1954年,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亲自批准将昔日的明清皇家园林景山公园辟为北京市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场所。1956年1月1日正式开幕,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对五百名少年宣布:“从今天起,你们就是这所宫殿的主人”。2013年底因北京市政府对文物保护的政策要求,有着57年历史的景山北京市少年宫年搬至南二环龙潭湖畔的新址。57年里少年宫先后培养出大批各行各业优秀人才。


在参观过程中徐家亮先生向大家介绍北京市少年宫国际象棋班的发展历程,当年国际象棋班的老学员们分别讲述了参加少年宫国象班学习经历和发生的趣闻轶事,追忆儿时上兴趣班的感受,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沸腾欢笑的童年时代。参加活动的13位当年的老学员中名人济济,如北京市老年国际象棋会副会长恽壮,我国第一位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谢军的启蒙教练、原北京队著名国际象棋教练张连成,北京资深国际象棋教练姚振章,现北京老年国际象棋会秘书长李怀俊、国家著名桥牌大师罗运紘等。贾惠泉、罗运纶、恽壮、杨菊芳等很多老学员曾多次在北京市少年国际象棋赛和北京市国际象棋赛中取得过冠军和前列名次。


这些已过花甲之年老棋艺家们难得相聚,是对少年宫的那份情意又使大家聚齐在一起。回顾儿时在少年宫学习的日子,老学员们纷纷表示:直到今天,提到少年宫仍非常自豪。在少年宫学习的日子是他们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少年宫不但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也让他们收获了一生的友谊。


“1961年进入少年宫国象班师从徐家亮会长,从而开启了国际象棋的专业学习。1964年,在少年宫和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国际象棋比赛中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别看一个第四名的成绩,它却带给我了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和自信心。”秘书长李怀俊说。从那时起国际象棋就融入了秘书长李怀俊的一生,虽然已经退休,但所热爱的事业并未停歇,为了国象事业的传承、即使已近七十的年纪,却仍然奋战在国际象棋事业中。


六十年来,在老一辈国际象棋大师的培育下,少年宫老学员们率先引领北京市国象事业从小到大、到强;


六十年来,老学员们辛勤耕耘,普及、推广国际象棋知识,並培养出许多优秀、顶尖棋手,为国争光;


老学员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北京市国际象棋事业。如今,他们依然在努力,在发揮余热,在奔跑着,就象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着64格、32子。


参加活动的少年宫老学员及北京市老年国际象棋会会员合影


身后黄色琉璃瓦的二层小楼就是当年少儿国际象棋班旧址


徐家亮先生与女弟子杨菊芳女士



当年的老学员杨菊芳、张连成、罗运纬、祖凤玉












pclang